1、生活习惯
泥鳅是一种小型底栖淡水鱼。生活水温范围为0-41,最适生长水温为22-28。喜欢生活在静水或底部有淤泥的缓流水中。杂食性,主要以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虫为食,以小型甲壳类、高等植物残体等为食,人工饲养时可饲喂豆渣、米糠、麸皮、家禽内脏及下脚料、配合饲料等。
2、鱼池建设
泥鳅养殖鱼池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。池塘深度约1.0至1.5米,水深0.4至0.5米。池底覆盖约0.2至0.3米厚的软泥。池塘周围的墙壁应压实或用水泥浇灌。进水口、溢流口、排水口应用密目网布包裹。鱼池周围宜种植睡莲、水葫芦等水生植物。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池总面积的1/4。
3、清塘消毒
泥鳅苗入池前10天,每亩撒生石灰6070公斤。 2至3天后加水至0.3厘米深。一周后,排掉水并重新注入新水。水深约0.20.3厘米,然后每亩施生石灰300300公斤。待水色开始变绿、透明度1520厘米左右后,可将腐熟的人畜粪便500公斤或沼液1000020000公斤放入泥鳅苗内。
4. 鱼种放流
泥鳅苗必须大小均匀、饱满、有活力。每亩投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,饲养鳙鱼1020尾、鲢鱼1530尾,防止蓝藻爆发。如果泥鳅苗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,需要先“放慢速度”再放行。即把充氧尼龙袋放入水池中放置20分钟,等内外水温一致后慢慢放出。
5、饲料喂养
泥鳅苗放入池塘后即可投喂轮虫、小型浮游植物等饲料。同时可喂少量熟蛋黄、鱼粉、豆饼等精饲料。当泥鳅苗长1厘米时,已能吃水生昆虫、有机残渣等,可喂碎禽内脏、豆饼、配合饲料等,初期日投喂量为2-5占泥鳅苗总重的,后期为5-10。
6、水质管理
泥鳅喜肥喜水,应及时施入发酵基肥,每次用量300500公斤/亩。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1520厘米。水的颜色应该是黄绿色。当水温达到30时,应经常换水并增加水深。当泥鳅经常游到水面“吞空气”时,停止施肥,注入新水。冬季增加水深,施用牛粪、猪粪等粪肥,保证泥鳅安全越冬。
七、疾病预防与控制
泥鳅常见病虫害有烂鳍病、印斑病、毛虫病等,其中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/公斤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泡1015分钟,每日一次,使用连续5天内,印刷病可用全池漂白粉消毒,浓度为1毫克/千克,毛虫可用浓度为30毫克/千克全池喷洒。
八、注意事项
1、养殖泥鳅时要注意水质。建议每周换水1至2次。同时要经常施腐熟的有机肥,保持水色黄绿色。
2、养殖泥鳅时,必须坚持巡塘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巡塘一次。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3、泥鳅养殖要预防疾病,及时清理饲料台,定期对饲料台和工具进行消毒,定期投喂药物,预防疾病。
4、泥鳅养殖中,要防止损伤和逃逸。水鸟和其他掠食者喜欢捕食鱼塘周围的泥鳅。应经常检查进水口、排水口等,防止泥鳅逃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