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物种起源
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。它出现在距今约1.3亿年前的白垩纪(中生代末期)。它曾经和恐龙一起生活在地球上。事实上,中华鲟也是一种古老的刺鱼(鱼)。中华鲟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,在这1.3亿年的时间里,中华鲟原始而质朴的外貌几乎没有改变。
2. 生物学分类
中华鲟又名中华鲟、中华鲟、黄鲟等。从生物学分类上来说,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硬骨鱼纲、鲟形目、鲟科、鲟属。虽然珠江和长江种群的分类仍存在差异,但中国学者一般将中华鲟分为两个种群,一个是长江中华鲟,一个是珠江中华鲟。
3、分布范围
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日本、韩国、老挝、朝鲜等地。我国历史上曾在黄河、长江、珠江、闽江、钱塘江等水系中发现过它们的踪迹。现在黄河、闽江、钱塘江、珠江和长江上游三峡大坝以上已绝迹,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长江水系沿黄海和东海。
4、防护等级
中华鲟在生物进化、地质、地貌、海洋入侵和回归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生态、社会和经济价值。然而,这种稀有动物正濒临灭绝。现在我国已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录,私自捕捞、出售野生中华鲟属于违法行为。
5、生活习惯
1、环境:中华鲟是底栖鱼类,喜欢生活在河流和近海水域。它是迁徙性或半迁徙性的。春夏5月至6月常在河口聚集。秋季到达河流上游,水流湍急,砾石较多。产卵和繁殖发生在河底河段。
2、食性:中华鲟是肉食性杂食性鱼类。幼虫阶段主要以摇蚊、蜻蜓、蜉蝣等昆虫的幼虫和高等植物残体为食。成虫阶段主要以甲壳类、鱼类和水生生物为食。以昆虫、软体动物等为食。
3、繁殖:中华鲟是晚熟鱼类,繁殖周期长。雌鱼1426年性成熟,雄鱼918年性成熟。繁殖期为9月至11月。最适养殖水温为18.0至20.5。 时,雌鱼可产卵30万至130万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