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筏钓 > 浮桥上筏钓优势,桥筏怎么钓浮

浮桥上筏钓优势,桥筏怎么钓浮

  • 筏钓
  • 2024-07-12 19:29:07
  •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浮桥上筏钓优势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浮桥上筏钓优势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文言文翻译:诸葛瑾、杨粲并会兵赴救,未知所出,而魏兵日渡不绝。璋曰:“魏势始盛,江水又浅,未可与?

魏国将领夏侯尚等围困南郡,分派前头部队三万人架浮桥,渡江到百里洲上,诸葛瑾、杨粟一起集中部队前往救援,但不知向何处出击,而魏军天天渡江不断。潘璋说:“魏军兵势正盛,江水又浅,不可与之交战。”便率领自己的部下,前往魏军上游五十里地,砍伐几百万束芦节,扎成大筏,打算顺流放火,烧毁浮桥。筏才扎好,正待水涨即放筏,夏侯 尚便领兵退去。潘璋到下游驻防陆口。孙权称帝后,任命潘璋为右将军。

浮桥上筏钓优势,桥筏怎么钓浮

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?

谢邀。

提到大同,你会想到什么?

很多人的第一反应,就是:煤。

的确,如果说山西是中国的煤海,那大同就是煤海中最重要的那座岛屿。

也因此,大同被称为我国的“煤都”。

但其实,大同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。

大同古称云中、平城,曾是北魏王朝的京师,辽朝、金朝的陪都,如此重要的地位,自然就让这里产生了很多的名人。

先说说皇帝。

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定都大同,从此,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、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、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、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、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等5位皇帝,都在大同出生。

其中,元宏是最特殊的一位。

大同作为北魏帝都,辽金陪都,九边重镇,历史地位不容小觑,但客观的说,古代大同走出的名人确实不多,甚至与他的隔壁朔州市相比都相差悬殊。就我所知历史上大同的著名人物主要有:娄昭君(北齐国母),独孤信(三朝国丈),李存孝(五代第一猛将),曹文诏(明末猛将,但此人也有人说是朔州怀仁人,个人倾向于是大同人)。此外北魏从明元帝拓跋嗣到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都出生在大同。而相比朔州的人才比大同多得多,张辽(五子良将之首),尉迟恭(门神),李克用(后唐太祖),斛律光(落雁都督),尔朱荣(北魏枭雄),贺拔岳(西魏北周的奠基人),麻贵(明朝名将),王家屏(内阁首辅)等。

最有名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佘老太君了吧。拓跋宏作为皇帝被记载的比较多,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佘太君。
因为杨家将戏曲故事的传播,佘太君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。在戏曲舞台上,佘太君智勇绝伦,与杨业在七星庙成就姻缘;杨业遭奸臣迫害,战死沙场。佘太君不畏权势、为夫伸冤。其后掌管天波杨府,统领杨门虎将,成为大宋擎天之柱。在杨宗保战死沙场后,佘太君甚至以百岁高龄挂帅,率十二寡妇西征。戏曲故事激励忠义、荡气回肠,佘太君俨然一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形象。戏曲终究为后人创作,然则历史上是否果有佘太君其人?

历来的文史学家,都将佘太君的人物原型,指向了府州折氏,佘太君即折太君,是为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之女。折氏是个世代大家,女子众多,所嫁女子,只要其丈夫或子孙,官职达到一定级别,即可享受各种封赠。如笔者在前文关于折氏婚姻的论述中所列,折氏女婿中,官职达到知州一级及以上者,即有5人。而如果折氏外甥官职也达到这个标准,则作为母亲的折氏女子,即可享受郡君太夫人的封赠,即这些折氏女子均可被称作“折太君”。但有一位更加像戏曲中的佘太君。她是“张折氏”。

张折氏生活在北宋中晚期,是皇城使、宁州刺史、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张构的母亲,封号“崇仁县太君”,亦可称“折太君”。府州人张岊,因为在庆历元年(1041)保卫府州的战役中战功卓著,获得升迁,府州张氏,从此在政治上崛起。“张氏世家府州,县曰府谷,邦乡素号巨族,后世子孙各以功名奋立取美仕、建奇勋,或统帅方面而总兵权,或列镇要藩而安民社,任军政、在城寨者不可胜数。自国家兴师以来,一切兵机计划之谋、边防便宜之务,悉付张氏昆季。由是疆场绥静、羌戎慑伏,外饵跳梁之患,内宽吁食之忧”。《张括墓志》中的这段话,道出了府州张氏家族的兴盛。张岊的儿子张世范,娶妻折氏。张世范以东头供奉官的职衔,为延州绥德城兵马都监,与夏人作战,战死沙场。其子张构,因晓勇善战,军功卓著,官至宁州刺史、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。建中靖国元年(1101),张构去世,时50岁,这位守寡多年的折太君,年龄当在70岁左右。

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,也是当地的骄傲,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解放军髙级将领,与友友们分享,他们是:

△张 瑞,山西省大同市人,解放军中将。1943年3月出生,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历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副部长、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、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。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,2001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。

△刘治忠(1941-1997.11.25),山西大同人,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。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。

△顾德欣,山西省大同市人,解放军少将。1946年5月出生,1965-197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,1979-1982年,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。1982年入伍,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。

由于资料不全,没有配照片,欢迎友友们补充。

全盛时期的清朝为什么灭得了准噶尔却灭不了安南?

感谢邀请。越南和朝鲜一样,在历史上长期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。中原王朝还曾在这两地设立过郡县。今天,同在儒家文化圈内的越南和朝鲜/韩国,早已脱离中国自立门户。反倒是长期不在中央政府有效控制之下的西藏、新疆、东北等地,成为了中华民族,永远不可分割的神圣国土。那么,全盛时期的清朝,为何没有将越南收归中国治下。笔者认为,有两点,需要特别注意。第一,人口。越南北部的红河平原,气候适宜、土地肥沃,面积广阔。秦汉时期,中原王朝就曾大力开发。这一地区的人口增长很快,人口密度堪比中原。只是,中原王朝并未改变此地的人口结构。中原人在当地所占比例较小。第二,历史。因为人口众多,人口结构又与中原大不相同。当地的民族自觉及独立倾向愈来愈强。宋朝时,越南即与中国划分了边界。元朝,忽必烈三征安南皆失利。明朝,曾短暂收复越南,因为政策失当,当地人又激烈反抗,明军,只好撤出越南,准其自立。清朝汲取历史教训,对越南,保留宗主国地位,以蕃属国待之。


不是重视程度不同,而是根本就打不下来。

不能光看到地盘大小,却忽略了人口。新疆220万平方公里有不到100万人口,而越南不到20万平方公里有300万人口。

古代两个国家的全面战争,就是拿人命去填。况且,清朝对准格尔是正统性之争,败了就彻底退回山海关。清朝与安南纯粹是帮个忙,败了无非是退回镇南关,大体上没什么损失。没损失,也就不会全力以赴。真要是跟安南陷进去,可能很快就把清朝拖垮。都不用后来的鸦片战争了。

与清朝发生战争的是西山朝。虽然现在我们认为乾隆时代没能灭了安南(也就是西山朝),清朝是输了。但在乾隆看来,这不是输。因为平安南一项,被乾隆恬不知耻的包含在自己的十全武功里。

乾隆的武功有多水呢?基本上,和他写诗的水平是一样的水。

而十全武功之首,就是平准格尔部。可以说,当时已经是把平安南与灭准格尔,看成都是一样的军事胜利了。

安南就是越南,清朝如果用尽全力,是能够消灭越南的,但是对于清朝没有太大的必要。清越战争发生在1788年,距离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左右,此时正处于乾隆皇帝统治后期,朝廷腐败加剧,官吏贪腐成风,军队战斗力已经比不了30年前。

不过,清朝如果用尽全力,依然是可以消灭越南的。不过对于乾隆皇帝而言,贫瘠的越南没有太多价值,劳民伤财打下来也没有意义,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,主动放弃了越南。但可笑的是,打了败仗的乾隆皇帝还把这列入十全武功之一。

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、清越战争这两场战争完全不一样,准噶尔汗国是清朝的心腹大患,清朝要消灭它的理由很充分,而越南则构不成太大的威胁。

第一、准噶尔汗国是清朝的西北强敌,无时无刻不是巨大的威胁。准噶尔在康熙年间曾经打到过内蒙古一带,逼近京师;雍正年间,准噶尔汗国又在和通泊之战全歼2万清朝西征精锐,令清廷朝野震动。

第二、准噶尔汗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,而清朝皇帝同时兼任蒙古大汗,所以清朝方面把准噶尔汗国视为叛乱而不是外敌。平定准噶尔是为了维护蒙古的统一与清朝的统一。

第三、准噶尔汗国占据着富饶的新疆。新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如果没有新疆,清朝就必须在甘肃、蒙古地区设防。

因此,从康熙皇帝开始,清朝经历了三代皇帝才将准噶尔汗国消灭,乾隆帝置伊犁将军统辖准噶尔故土(新疆地区)。当时,清朝兵锋正盛,军力强大。

相反,清越战争距离清朝消灭准噶尔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。清廷政治腐朽,军队战斗力急转直下。乾隆后期,趁越南国内发生分裂,曾出兵越南,这就是清越战争。1788年,乾隆皇帝派两广总督孙士毅出兵安南(越南),领兵八千多人,以扶持越南的黎朝皇帝复国为名,打击越南的西山朝。

一开始,清军由于师出有名,仅用了20天就攻陷了越南河内。不过,清军攻入越南后放松了警惕,在当地夜夜笙歌、享乐,结果遭到西山朝军队反扑。进入越南的8000多名清军损失惨重,多战将殒身于沙场,其他残部狼狈地逃回广西境内。

由于清军败退回国,越南西山朝大获全胜,而黎朝复国无望,末代皇帝黎愍宗最后跟随清军逃回清朝,病死在了清朝的北京。以当时的清朝国力,其实完全是能够消灭越南的,不过乾隆皇帝在得到越南西山朝称臣纳贡的承诺后,已经不愿意继续出兵。

清灭准噶尔部是历经康雍乾三朝才完成的事,并不是乾隆一朝就完成。从宏观上看,准噶尔自巴图尔珲台吉逐步兴盛到达瓦齐被擒,历经八位汗王,前期,康熙和雍正两位君主已经将准噶尔逐出外蒙古,其空间压缩至新疆地区,至乾隆时,准噶尔是处于衰弱,清朝处于强盛;从军事和环境看,二者都是游牧骑兵起家,战争的环境也都是北方高原和草原,气候干冷,士兵体质适应。到平安南时,已经处于乾隆后期,政治,军力都有所退化,再加上安南地处亚热带热带区域,气候闷热,潮湿,雨林水域河流众多,不利于骑兵展开,清朝士兵多为北方人,体质不适应,兵种不适应,再加之其他因素影响,所以才会有两种不同结果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重视程度不同!准噶尔妄图统一中原,恢复蒙元故地,对于已经入主中原的清朝来说,是生死仇敌。而越南并未北伐清朝,也不想入主中原,故清朝征安南,并未用全力。

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也很重要。丛林战,在冷兵器时代对中原王朝极其不利,清朝的骑兵发挥不了作用,且北人南下,水土不服,多生瘟疫。

清灭准噶尔部是历经康雍乾三朝才完成的事,并不是乾隆一朝就完成。康熙和雍正两位君主已经将准噶尔逐出外蒙古,其空间压缩至新疆地区,至乾隆时,准噶尔是处于衰弱,清朝处于强盛,故而趁准噶尔内乱灭之。
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浮桥上筏钓优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浮桥上筏钓优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